首頁 |
|
上海封浜項目獲上海市建設工程綠色施工達標工程
本站上海訊:近日,從上海市建筑施工行業協會獲悉,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上海軌道14號線22標封浜車輛段房建、市政工程獲2019年度“上海市建設工程綠色施工達標工程”。
該項目整個場址占地約32.8ha,建筑面積123249㎡。自2017年12月進場以來,該項目創新工藝工法,構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,推行綠色施工理念,深耕項目精細化管理,全力對標上海地鐵集團“三星綠建”標準。
注重“四節一環?!?,做到綠色施工管理常態化
在施工部署上,他們堅持策劃先行,先規劃再實施,嚴格貫徹落實綠色工地要求。項目部秉承永臨結合的思路,通過BIM場布模擬功能,對現場永久和臨時設施進行模擬布局,如用永久圍墻取代臨時圍墻、用永久道路替代臨時道路等,確?,F場合理化布置,既降低了臨建成本,又減少了施工對環境的影響。在施工過程中,通過將廢模板等舊材料制作成生活區花壇和成品保護材料、利用魚塘收集雨水作為噴淋用水、使用太陽能路燈等環保產品等多措并舉,高效利用資源,美化環境。同時,根據上海市“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效率”的要求,項目部聯合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成立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開發與園區集成示范》課題,開展了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,利用政策扶持,實現二次經營創效益,進一步提升了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形象。
創新工藝工法,提升綠色施工管理水平
為滿足上海地鐵集團的三星綠建標準,項目還積極在裝配式技術、新材料、新工裝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。一是采用預制裝配技術,將檢修庫現澆柱變更為預制柱,內隔墻變更為裝配式墻板,推行全裝配式廠房施工,通過工廠化加工提升質量,縮短了工期,同時減少模板、方木的使用,提升文明施工形象。二是檢修庫、運用庫采用耐紫外線PVC卷材滿粘法施工,同時取消混凝土保護層,該材料具有耐紫外線、環保等特點,既能減少后道工序對卷材造成的破壞,又能快速找到漏點方便修補,減少后期維護成本,同時能夠保護環境、減少污染。三是對遙控賽車、可旋轉攝像頭、成像設備進行改裝,做成“管道檢測遙控小車”,用于排水管道回填后連接處質量檢查,相比人工鉆管檢查和閉水試驗檢查,提高了效率,降低了風險,保障了排水管道的施工質量,助推項目部綠色施工管理水平提升。
利用互聯網+,實現綠色施工管理信息化
針對現場管理痛點,項目青年管理團隊結合實際打造了集可視化管理、智能化管控、集成服務、綠色環保為一體的“智慧工地管理平臺”,利用大數據分析,實現綠色施工管理信息化。在施工現場安裝環境監測設備,對揚塵、噪聲、氣象參數等環境監測數據進行采集、存儲、加工和統計分析,并在電腦端、手機端實時展示,超過預警線進行自動報警。環監系統與噴淋設備聯動,超過預警值時,自動啟動噴淋設備,有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。
該項目部曾獲“上海市用戶滿意工程”、上海申通“安全文明施工策劃擂臺賽第二名”、上海市消防應急演練比賽“三等獎”、2019年度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團隊、2019年度上海軌道交通立功競賽“文明施工”優勝單位、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工地、2019年度中國建筑協會認可的工程建設質量信得過班組等榮譽。(文/圖 付保松 審核/劉釗)
獲得上海市建設工程綠色施工達標工程證書
上海封浜車輛段項目“智慧工地管理平臺”
裝配式柱代替現澆筑施工方案
項目采用永久道路替換臨時道路施工方案